•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9

赵13先生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实务中级考试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馒头笑开了花

已采纳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服务对象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使其能够自立或自我发展。在这里,对服务对象的授权和增能是社会工作者的支持者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答案】D

【解析】社会学家默顿指出,那些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显功能,而那种未被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潜功能。

3.【答案】B

【解析】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包括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和研究者。其中,资源筹措者,即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需要联络其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社会人员,向他们筹集服务对象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它们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

4.【答案】B

【解析】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压力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对于那些遭遇不幸者来说,心理和精神压力直接威胁着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即使是成功人士,由于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也可能会形成对他们的沉重心理压力,使他们的精神处于亚健康状态。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舒缓心理压力,进而使他们正常地投人工作和生活。另外,对于那些有较严重精神疾患的人来说,社会工作者可以对他们进行精神健康方面的服务和治疗。

5.【答案】C

【解析】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即有三种社会工作: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其中,行政性社会工作是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有的面向全社会(如民政部门的社会救助、老人福利和儿童福利工作),有的面向本单位成员(如企事业单位中工会救济和帮助困难职工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是由国家正式人员专门承担的助人解困的活动,工作人员较少受过助人方面的专业训练,所以它是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6.【答案】B

【解析】助人自助即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受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

7.【答案】A

【解析】对于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失依儿童和老人及残疾人、失业者和贫困家庭基本上是未能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的剧烈社会变迁,基本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陷入困境的人群。或者说,社会工作的早期对象是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者由于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原因而陷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

8.【答案】D

【解析】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个人整体生活形态塑造过程中,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人的行为,更会影响个人整个生活形态的形成。

9.【答案】B

【解析】在实践中,接纳意味着社会工作者不因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种族、生理及心理状况、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对他们采取歧视态度或拒绝提供专业服务。对所有社会工作者而言,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是一种一贯和统一的原则或立场。

10.【答案】B

【解析】社会工作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等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CDE

【解析】企业社会工作在有些情况下也称工业社会工作,它是在企业中开展的社会工作。在企业中,职工是生产的主体,因此,如何激励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就是重要的问题。在企业中,劳动条件、劳动者与劳动环境的相互适应、劳动者的压力、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和职工的未来发展前景,都是影响其积极性发挥的重要方面。企业社会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辅导、服务和改善劳动关系(劳资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帮助改善工作条件、职业生涯设计等方法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2.【答案】ADE

【解析】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多种角色,其主要角色包括提供直接服务的基本角色和支持这种服务的拓展角色。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包括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和关系协调者;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包括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和研究者。

3.【答案】ABCD

【解析】社会工作是复杂的帮助有困难的人及群体的活动,与一般助人活动相比,它有许多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职业助人活动;②注重专业价值;③强调专业方法;④注重实践;⑤双方合作;⑥多方协同。我国学术界对于“志愿者”这样定义:志愿者是指那些没有报酬,到公立或志愿服务组织自由奉献的人们,他们从事各种类型的社会福利服务。

4.【答案】AE

【解析】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促进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参与解决公共危机事件,参加适宜的社会行动等方面的要求。

5.【答案】 ABC

【解析】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强人们的固有观念、改变人们的行为、改变人们的原有立场、提供信息引导人们的行为、为人们提供行为规范这五大方面。

6.【答案】 ACDE

【解析】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主要包括解释问题、预测、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指导服务实践的发展、发展新的理论。

7.【答案】 AC

【解析】马尔科姆佩恩根据不同理论背后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特征,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实证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

8.【答案】 ABDE

【解析】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具体包括五个方面:①明确辅导要求;②检查非理性信念;③与非理性信念辩论;④学会理性生活方式;⑤巩固辅导效果。

9.【答案】ABD

【解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10.【答案】BC

【解析】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组员保持已经改变了的行为,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在小组中获得的成长经验。主要方法有:①模拟练习;②树立信心;③寻求支持;④鼓励独立;⑤跟进服务。其中跟进聚会通常安排在小组结束后的两个月后、三个月后或半年后。

360 评论

Q吃吃吃买买买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实务》解题指南

关于《社会工作实务》考试与另外两科目不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两个科目考试全部都是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想选择,所出试题均不会超出科目教材范围。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实务》解题指南,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第一部分:对比阅读教材

《社会工作实务》考试与另外两科目不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两个科目考试全部都是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想选择,所出试题均不会超出科目教材范围。但是《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则都是主观题,要求考生结合给出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方案设计,因此,题目所涉及的考点范围不仅仅是《社会工作实务》这一本书,还有可能涉及到《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两本书的内容。以如下案例分析题为例:

案例:

丽芬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其丈夫没有固定工作,有酗酒的习惯,而且酒后经常对丽芬施虐,甚至毒打。丽芬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有一女儿,正因为丽芬生下的是女儿,所以她的丈夫和婆婆都认为是她的错。丽芬经常和同村的好姐妹们诉苦,但是他们都认为要顾及面子,家丑不可外扬,大都选择忍气吞声。丽芬曾无奈之下向妇联和派出所民警求助,但是却拒绝了他们的实质帮助。有段时间,丽芬因为不堪苦恼,几乎想自杀,她自己也越来越觉得这就是她的命,天生注定,不可改变,生女儿也是她的错。

问题:

1、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假设,丽芬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

2、在优势视角看来,丽芬的资源主要有哪些?

3、从个人、小组、社区等三个层面,分析解决丽芬问题的简要策略。

注意:此题考点涉及的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4章社会工作理论中的增能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第6、7、8章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社会工作实务》第1章理论依据中的增能理论和第6章妇女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

由此可见,只有全面熟悉掌握三本教材的内容,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够很好的回答《社会工作实务》科目的试题。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是《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基础,其中,“价值”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和灵魂;“理论”分为三个层次:人的发展理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介入理论;三大方法,特别是其中的介入模式是操作的指引;《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是实务的政策依据。

而《社会工作实务》的第一章可以理解为是《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理论”的第四个层次,第二章的通用模式过程则是具体的助人步骤。

对于《社会工作实务》一书而言,第一、二章是全书的纲领,一定读熟、记忆,后面的章节分两个角度:对象角度:儿童、青少年、老人、妇女、残疾人、矫正对象、优抚对象、救助对象,一定要注意不同人群的特殊性,例如儿童的被保护性、老人的防虐待与忽视、妇女的性别平等及增权、残疾人的被歧视等;领域角度:学校、家庭、社区、医务场所、企业,要注意不同场域的资源与限制。

第二部分:寻找案例分析题出题点

回顾历年考题,结合教材知识点,以下案例分析题的出题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1、根据给出的案例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此类题目在历年试题中出现率最高。回答此类试题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充分运用案例信息。

回答问题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中给出的案例,看完提出的问题后,再次反复阅读案例,把案例中关于服务对象需要的描述充分的摘要出来,并进行梳理做答。

②认真分析题目要求。

有时题目会要求考生依据一定的理论框架做答,通常可依据的理论框架包括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系统理论或生态系统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如果是要求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或系统理论,考生可从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角度,需要的环境支持角度归纳案例给出的信息。

如果是要求以生态系统理论,则要注意“栖息地“、”和“生活空间”的概念。

如果要求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框架,考生应按照马斯洛对人类需要划分的五个层次从案例描述中进行摘要做答。

如果没有具体的框架要求,考生就应注意案例中涉及的特定服务对象。

例如,如果是儿童案例,就应该以儿童社会工作工作一章中关于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社会化四种需要为框架做答。

如果案例涉及的服务对象是青少年,就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的自我统一性需要及其个体发展的九个方面。

如果是老人案例,就应该以老年社会工作一章中“健康维护”等八个方面的需要为框架。

如果服务对象是妇女,要特别敏感社会性别概念,除了“生命保障、生殖健康、权益和发展保障”三大需要外,要特别关注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和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③注意“问题”概念。

“问题”的概念在这里有几个含义:

第一,问题是指服务对象具有的心理或行为偏差,例如青少年的偷盗行为、老年人的精神抑郁等,这些问题也可以从需要的视角看待:青少年有修正行为的需要,老年人有精神治疗的需要等。

第二,问题是指环境造成的对服务对象需要满足的阻碍和伤害:例如,青少年的偷盗行为是因为家庭暴力致使孩子离家流浪所致,老年人精神抑郁是儿女虐待造成。

第三,教材中有的章节列出了关于服务对象问题的内容,有的章节没有,回答时要注意参考教材的内容。例如,老年社会工作一章中就有“老年的问题”内容,包括“疾病与医疗问题、家庭照顾问题、宜居环境问题、代际隔阂问题、社会隔离问题”

另外,要注意关于服务对象需要的试题有变换提问的可能,例如根据案例分析服务对象的哪些基本权利被剥夺,这样的提问常见于针对儿童、老人、妇女、残疾人等服务对象。

2、根据给出的案例分析服务对象的社会处境

此类题目主要参考《社会工作实务》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第二节预估的内容,可以提出的问题包括要求考生做服务对象的社会历史报告、画出家庭结构图和社会生态系统图、分析社会网络等,回顾历年考题,曾经出过画家庭结构图的考题,其他三种方法都没有出过,笔者认为,此处有出题的可能。

因此,考生要熟悉并学会运用教材中预估的四种方法,学习的技巧是,你可以尝试用这四种方法对自己做出预估。

3、根据给出的案例分析评价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方案

此类问题给出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介入案例,要求考生对工作员的介入进行评析。此类是比较高级的题目,回答此问题,可以从服务方案的价值理念、依据的理论、实施的程序及运用的方法和技巧等层次回答。有可能试题会有具体的指引,例如要求考生从价值理念,或依据理论,或实施程序,或运用的方法及技巧等角度回答问题的具体要求。

4、根据给出的案例分析界定社会工作四个系统

此类问题的考点内容在《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的第三节。试题会有具体的要求,例如,在2013年的考试中曾经出过依据案例列出行动系统的试题。很有可能再次出现依据案例列出目标系统的试题。此类试题答案明确,易于鉴别。

5、根据给出的案例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资源或积极因素

此类问题出现极可能有“优势视角”的理论框架要求。回答此题,首先要回答优势视角的基本观点,然后分别从给出的案例中归纳服务对象个人和环境两方面的积极因素。

6、根据给出的案例分析服务对象的问题成因

此类问题往往有理论视角,例如前面关于服务对象丽芬的案例分析题中提出的“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假设,丽芬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再例如,有可能给出一个青少年案例,案例中的服务对象有一些偏差行为,提出的问题有可能是“请用标签理论解释服务对象问题的形成原因”。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先回答该理论的基本观点,然后再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因此对理论的熟悉掌握十分重要。

7、根据给出的案例回答关于“目标”、“原则”、“特点”、“方法”、“技巧”等问题。

此类问题的回答需要对相关的“目标”、“原则”、“特点”、“方法”、“技巧”等知识点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陈述或描述。

8、根据给出的案例在界定问题及需要的基础上提出介入策略。

严格地说此类问题不属于案例分析,而是服务方案设计性质的问题,但在历年的考试中常在案例分析题中出现。

回答此类问题,往往需要首先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之后可提出服务的目的与目标,最后提出介入策略。有时试题会有具体的要求,例如在前面丽芬的案例分析题中提出的“从个人、小组、社区等三个层面,分析解决丽芬问题的简要策略。”那么考生就应该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个层面进行做答。

再例如,“请用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或“请用系统脱敏法”等的具体服务对象特别的方法或具体的介入模式要求,那么考生就必须依据具体要求做答。如果试题没有具体要求,那么选择介入策略就可以从直接介入、间接介入和综合介入角度做答。

第三部分:注意方案设计纵向契合

回顾历年考试,方案设计题占有五分之一的比例,但不能认定今年没有比例变动的可能。回答方案设计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方案设计答题要点

通用过程模式适合于所有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工作方法,但是在回答方案设计题时,不必一定完全按照通用过程的六个步骤回答。方案设计的基本构成包括:

①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界定。根据给出的案例信息,归纳出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服务对象个人及环境系统部分。

②服务目的与目标。服务目的应该是方向性的概括性的描述,服务目标则是具体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具体明确,且能够完成。也可以分层次设定目标,例如社区工作中设为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

③介入策略。直接介入:危机救助、对服务对象及目标系统(要确定目标系统,即需要改变的部分)的个别辅导(疏导情绪、调整认知、修正行为等)、协调关系、提供救助、安置服务等,为服务对象开设或转介主题小组;间接介入:环境改善、资源连接等等。

④方案执行。这是个行动过程,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工作员的主要角色、确认行动系统、预计的困难及解决的策略、监督机制等

⑤方案评估。包括用什么评估方法及如何收集评估资料等。

⑥结案。主要是针对服务对象负面情绪的处理。

2、方案设计纵向契合

方案设计中的六个部分内容一定在一条直线上,不可偏离,也就是说,一定要依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设定服务目标,再依据服务目标设计介入策略,进而实施策略,方案评估要核对服务目标。

当然对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的界定是个关键,这个环节要求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中给出的案例,梳理、归纳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3、兼顾三大方法

上述主要是整合个案管理和通用过程模式提出的答题建议,如果试题要求设计小组工作或社区工作的服务方案,考生可以参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相关章节做答。

164 评论

没事就做吃货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双方围绕解决困难和问题而展开的()。

A.持续互动

B.施予与接受的活动

C.自上而下的行政活动

D.资源拥有者对资源缺乏者的赐予活动

2.社会工作者针对就业问题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辅导属于()。

A.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

B.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

C.救治型学校社会工作

D.社区一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

3.社会工作者小王针对社区中的癌症患者成立了“抗癌小组”,组织患者互相探讨病情,分享相关经验,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这属于小组工作中的()。

A.成长性小组

B.教育性小组

C.任务性小组

D.支持性小组

4.某地区遭遇洪水袭击,很多房屋被冲毁。有关部门决定将部分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暂时安排到其他地区生活。社会工作者发现这些群众不习惯新居住地的生活,也听不懂当地的方言。这说明在开展服务时应着重考虑()。

A.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顾

B.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资源

C.做好服务对象的思想工作

D.评估服务对象需要

5.中学生小钱经常无缘无故辱骂他人,引起同学关系不和。他自己比较懊恼,特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应该最先对其进行()。

A.生活辅导

B.行为辅导

C.就业辅导

D.学业辅导

6.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角色是()。

A.服务提供者

B.行政管理者

C.资源整合者

D.实务研究者

7.崔莹找到社会工作者赵琛希望得到帮助,崔莹的父亲正在监狱里服刑,她从来都不愿与别人谈起父亲,担心别人会因此而取笑她。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母亲做家政辛苦赚到的一点儿钱,可是最近母亲因为劳累过度生病了,而她还在读书,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困难。针对崔莹家里的情况,下列选项中赵琛的做法正确的是 ()。

A.与崔莹沟通,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B.在学校发动募捐,号召同学和老师们共同帮助崔莹渡过难关

C.与学校沟通,向学校申请减免崔莹的学费

D.与崔莹的老师和同学沟通,请他们关心和帮助崔莹

8.社会工作者小王服务的社区有部分少数民族居民,小王的督导建议他阅读一些有关宗教方面的书籍,督导的建议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A.技术能力

B.文化能力

C.心理素质

D.继续教育

9.姜天是某社区的社会工作者,社区内张阿姨的孙女今年正好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因为报名晚了,社区幼儿园的录取名额已满,张阿姨的孙女上不了这个幼儿园,她希望姜天能够帮忙找找附近的幼儿园。经过多方联系,姜天终于联络到一个还在招生的幼儿园,并且园内的各种设施条件也特别好,令他矛盾的是,自己的女儿今年也正好该上幼儿园,可此园的录取名额只剩下一个,他现在所面临的伦理困境是()。

A.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B.保密问题

C.自我决定问题

D.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10.晶晶是某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在她的服务对象中,有一位彭大爷是癌症晚期患者,因为不想看着家人为了自己没有希望的病再继续花钱,也不想再忍受病痛的折磨,向晶晶咨询关于安乐死的问题。此时,晶晶应遵循()。

A.注重为服务对象保密的原则

B.保护生命原则

C.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D.注重个别化原则

11.有些行为偏差的青少年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以个人为中心,认为考试偷抄别人的试卷只是一点点欺罢了,通过考试是最重要的。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些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处于()阶段。

A.惩罚与服从定向

B.天真的享乐主义

C.好孩子定向

D.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

12.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4岁的小强处于人格发展阶段的()。

A.口唇期

B.肛门期

C.性器期

D.生殖期

13.科尔伯格理论中的“好孩子”定向阶段指的是()。

A.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B.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14.小宇今年7岁,是小学一年级的新生,进入小学后,小宇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的环境,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依据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小宇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

A.学习重要的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勤奋感超越自卑感

B.在怀疑和羞怯中发展独立性

C.发展自我同一性

D.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克服内疚,建立自信心

15.大学新生小丽有30位同班同学,只有她骨瘦如柴,体重远低于正常标准,但她还以此为美,不肯吃饭,每天只吃l~2个水果和喝少量白开水。根据(),这是一种异常行为。

A.统计规律

B.社会规范与价值

C.行为适应性

D.个体主观体验

16.社会工作者张兰组织的一个青少年小组到了一定的阶段,组员们有以下一些表现:甲以转变话题等方式来回避小组的分享,乙常常沉默寡言,丙发言踊跃独占话题,他们在小组分享中既想表现自己,又担心别人不接纳。张兰组织的这个小组进行到了()。

A.小组工作准备阶段

B.小组工作开始阶段

C.小组工作中期转折阶段

D.小组后期成熟阶段

17.个人所生活的()指的是两个以上的关联情境,并在同一个间接的外在情境中发生关联。

A.微观系统

B.中介系统

C.外在系统

D.宏观系统

18.杨镇是一名中学生,在他看来,学习只是父母强行要求他去做的事情,对于他并没有什么作用,所以,他经常逃学去网吧玩游戏,学习成绩也特别差,父母为此非常头痛,却又管教不了杨镇。针对杨镇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开展服务时,工作应重点放在()。

A.改变杨镇的意志和信念,进而改变他的行为

B.了解社会环境对杨镇的影响

C.运用真诚、尊重和同感来帮助杨镇反思自己的不恰当行为

D.帮助杨镇增强能力以对抗外在环境的压力

19.因金融危机,周某所在工厂效益不好,导致失业长达一年,妻子和孩子都埋怨他不能挣钱养家,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多次帮周某找工作,但是他没去试就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好那些工作。社会工作者针对周某的状况,认为他由于长期失业,对自己形成了否定的看法,而就业的困难、妻儿的埋怨,又进一步加深了他的焦虑和防卫。社会工作者上述看法的理论依据是()。

A.人本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增强权能理论

D.存在主义理论

20.小泉一家人刚刚从农村搬到城里,父亲将小泉送到社区附近的`学校读书。在课堂上,小泉从来都不举手发言,每当老师点名让他发言时,知道正确答案的他却总是紧张得说不出来。学校社会工作者江新通过与小泉的沟通了解到,小泉认为自己是从农村来的孩子,同学们都看不起他,他在课堂上发言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江新告诉小泉:同学们知道他是农村来的孩子,但没有人看不起他,在课堂上要积极发言,这样同学和老师都会更喜欢他的。江新的这种做法依据的理论是()。

A.增强权能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存在主义理论

D.认知行为理论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或帮助是社会工作的最基本的活动。助人活动实际上是双方围绕解决困难和问题而展开的持续互动。

2.【答案】B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有三种方式: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剧烈变迁而开展的工作,包括生活辅导、学业辅导和就业辅导等;社区一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则把社会工作延伸到学校外的社区,包括联系学生家长、支持学校的政策、实现家一校沟通、促进学校教育,对离校学生提供追踪服务,开展社区教育以利学生学习与成长等。故应选8。

3.【答案】D 支持性小组一般是由具有某一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的。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的信息、建议、鼓励和感情上的支持,达到解决某一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在支持小组中,最重要的是小组组员的关系建构、相互交流和相互支持。

4.【答案】A 由于社会变迁、家庭或个人原因,有些人可能会一时或较长时间地陷入困境,从而难以正常地进行生活。对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给予必要的帮助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则是通过上述服务来恢复和促进困难群体、有需要群体的正常生活。

5.【答案】B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有三种方式:(1)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2)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剧烈变迁而开展的工作,包括生活辅导、学业辅导和就业辅导等;(3)社区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则把社会工作延伸到学校外的社区,包括联系学生家长、支持学校的政策、实现家一校沟通、促进学校教育,对离校学生提供追踪服务,开展社区教育,以利学生学习与成长等。

6.【答案】A 社会工作者扮演的基本角色主要有:(1)服务提供者;(2)支持者;(3)倡导者;(4)关系协调者。

7.【答案】A 社会工作者应遵循自我决定和知情同意、为服务对象保密的原则。在本案例中,崔莹不愿让别人知道家里的事情,担心别人会取笑她,所以,社会工作者应在尊重服务对象的前提下,同崔莹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8.【答案】B 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技术能力、文化能力、心理素质和持续学习能力。其中,如何正确地对待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贫困群体、少数族群,都涉及对他们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属于对社会工作者文化能力的要求。

9.【答案】A 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即社会工作者也是普通的公民,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也需要通过一定渠道来满足自身的需要。然而,由于职业上的要求与限制,社会工作者有时很难兼顾工作与个人的利益,这就要求专业人员尽可能减少二者带来的冲突导致的不利影响和后果。在本案例中,姜天应该让张阿姨的孙女去读这个幼儿园,还是让自己的女儿去读这个幼儿园,他所面临的是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问题。

10.【答案】B 尊重的含义不仅在于对服务对象保持符合社会文化习俗的礼节和称谓, 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服务对象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充分保障他们获得基本的资源 和可靠的专业服务的权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本案例 中,晶晶应以保护生命原则为首,纠正彭大爷想要安乐死的想法。

11.【答案】B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前习俗水平(0~9岁)的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 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根据题干所述,这些 行为偏差的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在前习俗水平阶段。在该阶段,道德价值的判断取决于自己的 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而不是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它属于相对功利取向。题干中的关键 字眼是“以个人为中心”“通过考试最重要”。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 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好孩子”定向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 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 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 非,知法懂法。

12.【答案】C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其中,性器期发生在生命的第三年至第五年,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两个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和“认同作用”。

13.【答案】B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14.【答案】A 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阶段划分八个阶段,分别是:婴儿期(0~1岁)、 幼儿期(1~3岁)、儿童早期(3~6岁)、儿童中期(6~12岁)、青少年期(12~20岁)、成年早期(20~40岁)、成年中期(40~65岁)和成年晚(老年)期。本案例中,小宇正处于儿童中期,其任务是学习重要的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勤奋感超越自卑感。

15.【答案】A 统计学标准,即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在统计学上就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偏离统计上的正常值则会被认为是偏差行为。

16.【答案】C 根据题干所述,该小组组员的表现是“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的组员特征的具体化,而“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属于小组工作中期转折阶段,故选C。

17.【答案】C 微观系统指的是亲密关系中的人际关系形态和角色扮演;中介系统指的是两个以上的情境间发生的关联及其历程;外在系统指的是两个以上的关联情境,并在同一个间接的外在情境中发生关联;宏观系统指的是各个系统层次在一个更大的文化环境、民 族团体中发生关联。

18.【答案】A 认知学派的一个基本观念是:人类的思想、感觉和行动之问是有相互联系的。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所以在认知理论看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

19.【答案】B 焦虑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当个人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的原则时,自我就发出警告,内部出现无法接受的冲突。焦虑是一种 痛苦的情绪体验,包括害怕失去所爱,失去所爱之人对自己的爱,害怕惩罚。

20.【答案】D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中,界定对服务对象问题看法的原则有: (1)服务对象的问题不是固有的,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其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所以,也是可以经由学习改变的。(2)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在认知行为理论看来,服务对象的问题不仅仅是外在行为层面的问题,更是认知的结果。个人能力不足、习惯性思维都可能造成个人认知错误,以致无法发出正确的行为。(3)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注意服务对象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其问题的前提。

276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工作者中级考试实务

    预估的基本步骤 一、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就成为预估的第一步工作。 1、个人资料的收集。 个人资料包括: (1)个人基本资料:年龄;简历;社会经济地位;生活中重要的

    我是小鹿呀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试题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服务对象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

    小雨叫主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题库

    现在有一款“社会工作资源库”的网站,还有对应的APP,里面有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可以直接在线看,还有社会工作学术会议,重要的是还有考试题库,10年的社工考试真题都

    张小小晴晴 6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考试题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双方围绕解决困难和问题而展开的()。 A.持续互动 B.

    沈阳硅藻泥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中级社会工作者实务考试

    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中级社工(社会工作师)考试分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工作实务》以及《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三门科目。 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

    大懒虫杰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