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职研究生 > 在职研究生第一次如何联系导师

在职研究生第一次如何联系导师

最新回答

traveler0723
兴趣、专业积累是选择导师的主要标准和原则
关于选择导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探讨,那就是什么样的导师适合你?最有名气的导师?最有地位的导师?最有权力的导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兴趣和专业积累才是选择导师的主要标准和原则,所以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在报考某个学校和专业之前,应该对该专业的导师及其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积累来选择导师,同时我们还应该综合学生和导师双方面的情况来衡量,比如你了解到导师是以研究电视媒体为主的,那么他就不太适合一个以后想在报纸方面发展的新闻学研究生;比如导师严厉,喜欢批评,那么他就不太适合于一个心理容易紧张、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比如导师在学术上要求非常严格,那么他就不太适合一个不想从事学术事业的学生。其次院校也应该会将导师的基本情况和研究方向公布出来,供学生更好地选择,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搜集导师信息,选择相应的导师,比如学校网站,论坛,相关专业学术网站,搜索引擎,或者是通过身边的朋友等等。
另外强调一下选择导师要注意的几点:不要选有行政职务的人做导师,有行政职务的人时间太少,这些人心思不在做学问上;不要选择名下带很多博士的导师,物以稀为贵,一样。导师的精力有限,多了带不过来,所以干脆不带。
联系导师注重良好的第一印象
根据学校设置的不同,在正式录取之前,有的学校报导师,有的报导师组,到复试再决定导师。有的同学误认为报导师组的就不用联系导师了,听天由命,并且有的学校在招生目录上也确实不列出导师的名单,但是不提前联系导师而去参加复试确实是一种很大的冒险。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在面试之前主动联系上导师,不管是报导师的还是导师组的。报导师的应该在报名前就联系,要弄清楚有没有内定的或者保送的,报导师组的可以在复试前联系就好了。而且应该在充分了解导师的情况下去联系,要以导师喜欢的方式去联系他。
在与导师第一次接触时,要注重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次接触形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E-mail,电话或者是第一次在导师的博客中留言,和导师见面是无疑最直接的联系方式,但要有全方面的准备,一个充分的准备包括穿着、谈吐、态度、对老师性格的了解、专业知识掌握等,最好能做一个简历,把自己的一般情况和获奖情况以及发表过的文章放在一起,尽量把简历作的美观些,凸显出你的个人特点,另外最好也准备一份英文简历,以备需要。也许因为有了你的这份简历,导师就不会太在意你自我介绍时的紧张了。发E-mail和博客留言也是常用的方式,但无论你采用哪种方式,第一次接触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去了解你,并且喜欢上你。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先通过E-mail与导师取得联系,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给导师打电话,一般不要轻易登门拜访或打电话,先约好或者有人引见,再去拜访。
不要过于频繁与导师联系
第一次接触之后,如何巩固联系、保持接触的延续性,以加深导师对你的印象也显得十分重要,大家还可以巧妙利用一些节日获取好感,中秋节、教师节,给导师寄个电子邮件或发个短信,很可能收到奇效。不一定要收到导师的回信才算成功,记得介绍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别玩匿名短信。另外,在联系导师的过程中要切忌不要频繁地与导师联系。过于频繁的联系既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也会让导师觉得反感,影响对你的判断,每次联系的内容不要重复太多,争取每次都能提供一些帮助他了解你的新内容,相反,如果没有什么话题就不要盲目打电话联系,与导师的联系不在于次数的多少,而在于每次联系的质量。适宜的、恰如其分的联系才是最佳巩固联系的方式。最后,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心态,不要过分注重导师的作用,要认识到导师固然重要,但考研的关键仍然在于自身的学习备考情况。
听雨9014

要联系导师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不论是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去搜索导师的邮箱、还是去导师上课的教室外“堵”导师,或是通过导师的学生直接与导师取得联系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考研时联系导师其实最难的部分在于要准确把握住应该什么时候去联系导师,已经应该如何去联系导师。

在我看来,整个考研过程中起码需要跟导师联系三次:

第一次是确定导师及考研报名前,这次沟通主要的目的是跟导师互相确认报考信息,不会出现导师已经有人选或有一定要求,你不符合条件却报考的情况;

第二次沟通是初试成绩公布,而复试成绩线尚未公布前,这一次沟通相对于刚好在往年复试成绩线边缘的考生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次沟通就是复试成绩线公布,考研复试前了,这一次沟通其实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你面试的成败。

众所众知,之所以考研面试会越来越难,程序越来越复杂,其实就是导师们被一些高分低能从大一开始就复习考研但没有任何科研能力的考生坑怕了。

所以面试其实对导师和学生而言就是一次“双盲测试”一样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潜力考察。

如果考生提前没有跟导师沟通的话,完全不了解考生的科研水平和研究方向的导师很可能会采取一种“极限问答”的方式,就是针对某一个问题不断的进行刨根问底式的提问,或者是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连续的跨度极大的跳跃式提问,直到问到你答不上来为止。

用这种近似于刁难的方式,导师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大致了解你的专业特长和科研边界,以方便对你能否研究生顺利毕业做出评估。

而很多考生在面试中,就是被这种连续的逼问式问题搞得心态崩溃,发挥失常的。

所以在面试前的提前沟通中,考生就可以主动向老师介绍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研究生阶段想要进行的科研方向,如果有的话还可以附上自己的论文、课题或读书笔记来加深导师的印象。

这样在面试前,你跟导师其实就会有一个对于你科研方向和水平的默契,导师大致知道你的研究方向后,面试时一般就不会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去试探你的科研边界到底在哪了,而是会集中考察你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掌握及相关领域的问题,你面试时的压力相对就会减轻一点。

而如果你的科研能力导师特别欣赏的话,甚至有可能在面试时不动声色的去帮你,比如主动将问题往你的擅长方向上去引导,或者是提醒其他导师注意你的某些科研成国。

而这些看似细小的帮助其实是可以决定你面试成败的。

小胶带儿
选着时间:1,有些学校是在参加复试之前,给学生一个导师填写表格,让学生确定导师,选导师的名额有3个,按循序一次往下,第一个导师满了就按第二个导师安排;
2,有些学校是考试完复试的时候选导师,导师的选择是双向的,要老师也要你才行;
3,还有有些学校的导师选择时间是在入学后一年才选导师;
具体的情况看学校的要求,你可以问问招生处来确定情况如何。导师尽可能早点联系,好导师都很抢手,越早联系越好。大家都是在选导师之前联系的,联系好了之后,只要你上线老师就会要你。并且在复试的时候,如果导师是复试组的,会对你很有帮助。
品名暂无
专家支招:
经常与导师沟通交流
如何处理好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呢?为此专家支招:
一、如果导师的研究生太多,就不要选他做导师,如果已经选了,可以换导师。不要盲目追求名气。
二、保持与导师的联系。让你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导师的脑子里、嘴上、联系记录本上。这样,你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科研上的指导,而且也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导师在与同行交流时,也乐于推荐你。这对于你今后的求职、科研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研究生最好一周与导师联系一次,告诉导师自己科研工作的进展。
三、赢得导师的尊重。懒惰和不自信会失去导师对研究生的尊重。研究生如果懒惰或者对自己没有信心,很有可能影响到导师对学生也失去信心。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付诸实际行动才是最好的证明。
四、敢于向导师提问题,适当展现个性。可以试着和导师谈谈自己关于研究课题的个人看法,甚至是商量研究工作中的安排,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导师展开恰当的交流。
“『承诺』”

你好,我是芝麻侃教育,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俗话说得好:本科生看学校,研究生看导师,这句话说得其实不无道理。

导师选得好,研究生期间会比较忙碌,做不完的项目、写不完的论文,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会比较充实。想反导师选得不好,研究生期间会学不到任何的专业知识,有时候顺利毕业可能也会成为问题。

有的人说,研究生导师没有好与坏,只有适不适合。其实不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固然很重要,但是有几类导师无论如何不建议学弟学妹们选择。研究生期间应该如何选择导师?过来人告诉你,这三类老师尽量不要选。

第一类:外行型导师

“可以,可以,都可以”,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其实也会有外行。所谓外行,是指导师对领域的研究内容了解不深入,或者了解的内容过于陈旧。这一类导师平时很少阅读科学文献,因此很难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如果选择了一个外行型导师,那么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就是你开始自学的第一天。导师给不了建设性的建议,课题和试验都需要自己摸索,难免会走很多弯路。如果自学能力不强或者自制力不强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正常毕业。

第二类:老板型导师

取快递、报账,甚至是帮老师公司做事情,有一些研究生在入学后会有“跑不完的腿、干不完的活”。有些导师会有自己的事业,有的人还会开办公司,自然没有足够的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

如果选择这类导师的话,应该做好“免费劳动”的准备。有一部分老师也会不定时地给学生发放生活费用,但是学术方面可能给不了过多的指导。

第三类:佛系型导师

如果你选择的是一位佛系型导师,你的研究生生活可能会变得很无聊。即接触不到科研课题,也不用担心每周一次的课题组汇报。即没有发文章的压力,也没有老师日常和督促。佛系型导师的心思已经不在科研,他们或许即将退休,或许没有了科研兴趣。

如果选择这类导师的话,你不要奢求在研究生期间学到什么专业知识,有意选择读博士的学弟学妹更要谨慎选择。

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有些学弟学妹可能会问,在研究生入学之前,怎么了解老师的性格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呢?其实并不难。

首先,可以通过科研文献检索网站搜索老师的论文,论文的发表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一位老师的科研能力;其次,可以通过师兄师姐了解老师的性格,通过聊天群、论坛等,主动地联系课题组的在读研究生,了解具体的情况;最后,可以登录导师评价类网站,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主动地联系导师,通过接触了解导师的大致情况。

希望可以为你带来帮助,谢谢

相关问答

在职研究生第一次找导师

目前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主要以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为主,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申硕途径。并且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者将会接受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安排指导老师的论文指导,以确保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员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因此通过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学员可以进入找到南开大学了解。而且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毕……

樱花落雨

在职研究生首次联系导师模板

楼主你好!其实同等学力英语考试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看自己是怎么学习的,不是报一个辅导班就能学好的,关键是看自己怎么积累的、怎么复习的。对于在职研究生而言,我们了解了自己的备考的劣势在哪里之后,我们更要学会先飞,备战在职联考越早越好。提早做在职联考准备是不错,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要把在职联考备考战线拉的……

xiaomianwowo

在职研究生第一次见导师送钱

第一次见研究生导师,需要带点礼物吗?和导师见面需注意些什么?一次见导师,是否送点小礼物,我认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主要是要考虑见面时间。如果见面的时间是在复试之前,建议不要送礼物。虽然从礼貌的角度来说,见导师,送点礼物,属于礼节性质的,本无不可,但这个问题不能只从自身角度考虑,也需要站在导师的角……

馋死宝宝啦

在职研究生第一次如何联系导师

也就是说博士导师这关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也要通过在职博士的考试。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建议考生事先给在职博士导师打个电话或发个E-mail(网站上一般都会有联系地址),介绍一下你的情况。特别你硕士阶段研究的方向和取得的成绩。并表示你愿意成为他的学生并努力工作。要了解他的基本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以免导师提……

1230985647abc

非全日制研究生第一次联系导师

三等奖:全国联考第一志愿报考上海大学MBA,且联考成绩达到211-220分,可获得8万元的奖学金;四等奖:全国联考第一志愿报考上海大学MBA,且联考成绩达到200-210分,全日制学生可获得8万元的奖学金,非全日制学生可获得8万元奖学金;2、诚意奖学金:全国联考第一志愿报考上海大学MBA项目,全日制……

吃货kum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