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职研究生 > 食品专业教师报考在职研究生

食品专业教师报考在职研究生

最新回答

petite妮妮崽

大专文凭,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是高职专科院校,只能颁发大专文凭。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是河南省人民批准、国家备案成立的全国唯一一所食品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为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和河南省食品工业大省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文名: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创办时间:1997

所属地区:河南漯河

类    别:民办高校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属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扩展资料: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科和本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高职学生毕业时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并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一切待遇。

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牵头组建单位。

学校已形成教学与科研并举,以职业教育为龙头,社会培训为辅助,函授与远程教育为两翼,食品专业为骨干,多专业协调发展的良性办学格局。

现有专任教师409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14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31人,“双师型”教师205人,另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111名。

设置了食品工业发展急需的食品加工、食品检验、食品机械、食品包装、食品制冷、食品营销、食品物流、食品电商、营养与烹饪等相关专业。学院现设置专业35个,其中食品类及相关专业25个,占现有专业4%。

参考资料来源: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学院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职院校

蚊防四宝
营养师的报考是需要参加培训的,你可以在劳动局官网上查询具体情况,在培训机构报名时会发给你教材等复习资料。
一、职业等级国家营养师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助理营养师(国家五级)、中级营养师(国家四级)、高级营养师(国家三级)、技师(国家二级)、高级技师(国家一级)。
二、营养师报考条件:
1、助理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1)、持有高中或相关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校、技校)毕业证者;。
(2)、持有初中以上学历并从事过相关工作(餐饮、食品、营养品、保健品、美容院等行业)1年以上。
2、中级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1)、持有高等学校(大学、大专、高职)毕业证,从事相关职业及在校生。
(2)、持有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校、技校)毕业证,在相关职业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3、高级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包括大专)文化程度;经本职业助理营养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合格(结业)证书;。
(2)、取得中级配餐员职业资格证书4年以上,经本职业助理营养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合格(结业)证书;。
(3)、在教学、科研及医疗机构中连续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科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或护理等相关专业5年以上者。
4、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取得本职业助理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校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具有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科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或护理等相关专业并有8年以上工作经历、或具有以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经本职业营养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校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3)、在教学、科研及医疗机构中连续从事本职业或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科学、预防医学或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2022年以上。
5、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取得本职业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营养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校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科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或护理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校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3)、在教学、科研及医疗机构中连续从事本职业或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科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或护理等相关专业2022年以上者。
happybaozi

学院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0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入选山东农业大学“1512工程”第二层次5人。设3个系、1个研究所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即食品科学系、食品工程系、食品生物技术系、食品科学研究所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学科为“十二五”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设有“十二五”省级重点实验室:“食品加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实验室”。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较高,教学科研设施优良,在国内同类高校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学院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设有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发酵工程”,“食品工程”和“食品加工与安全”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和“中英食品质量与安全”4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72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76人。
多年来,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涵盖面逐渐拓宽、适应性逐渐增强。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支持学生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学院有“食苑协会”、“葡萄酒文化协会”、“外语协会”、“计算机协会”、“科技创新协会”等十多个学生社团,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十一五”以来,学院科技创新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与发展,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省部级项目62项,承担企业委托横向研究课题51项,到位科研经费5116万元,其中横向经费3979万元;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项,授权专利6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99篇。经过多年努力,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优势明显;食品科学学科,特色鲜明。粮油产品加工、产品加工、园产品加工、酒类酿造、食品贮藏与物流、食品化学与营养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管理等研究方向取得一大批成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发展,随着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将给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提供难觅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全院师生员工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建设发展全局,按照学校建设文化强校名校的要求,坚持在文化层面办大学和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秉承优良传统,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勇于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科学发展道路,继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将学院建成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优势更加明显,食品科学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国内同类学科领先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7人,占教师总数的82%;副教授7人,占教师总数的82%;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的19人,占教师总数的36%;在读博士3人;青年教师9人,占教师总数的91%,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教师占100%;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人,占青年教师总数的18%。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4人,3人入选1512工程第二层次,1人享受特殊津贴。
从年龄角度看,35岁及其以下的青年教师9人,占教师总数的91%;35-55岁的13人,占09%。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壮年教师构成了教师队伍的主体,相当数量的青年教师形成了数量充足的师资储备资源,队伍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从学历角度看,具有硕士以上人员19人,占教师总数的3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占教师总数91%;具有硕士学位的10人,占教师总数45%;且拥有在读博士生4人。35岁及其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达到100%。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正在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职称结构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4人,占教师总数的64%;中级及其以下8人,占36%。队伍中高级知识分子占优势。
从学缘结构看,本校毕业人员9人,占教师总数的9%,其他高校毕业的13人,他们来自9个高等院校,占教师总数的1%。队伍来源的多样性,有力地带动了学术的交融和提高。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院师资出现紧张情况,对此,学院一方面积极引进,一方面又及时采取了不求我有,但求我用的方针,外聘教授9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教师培养作为学院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修订师资培养规划,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培养力度通过选送教师攻读博士,在生产实践中锻炼、出国进修、在科研工作中锻炼和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等途径,自2022年以来,已派出9名教师到知名学校和科研单位攻读博士学位,占青年教师的60%。2人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到普渡大学、中文大学学习工作。3人有从事博士后工作的经历。为了让这支高学历的教师队伍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善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还结合地方需要,选派1名经验丰富的教授兼任地方科技副县(市)长长达2届。
食品工程系
师资
现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4人,在读博士2人,初步形成了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研究方向稳定,向学历层次高、学术水平高方向发展的、结构比较合理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
教学及科研方向
食品机械、食品储藏、粮油食品加工、园产食品加工、产食品加工、水产食品加工。
科研成果
近几年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科技部九五重点攻关课题龙口市高科技开发项目,山东省科技厅小麦深加工,山东省科技厅大麦深加工,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委、山东省教委等科研项目16+项。其中许多研究项目属国内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获国家科委新产品新技术金牌奖一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近几年来,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粮油学报》、《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科学》、《农业工程学报》、《园艺学报》、《化学通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等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8+篇,主编、参编专著12+部,英文论文4篇。
社会服务
可进行下列项目的对外技术服务及合作研究:谷物膨化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和功能因子提取就用,泰山赤灵芝营养保健饼干,食用级羟丙基糯玉米淀粉制备,燕麦营养保健挂面,南瓜营养保健面条,赖氨酸自发面粉,斯麦尔系列营养麦片,活力钙大麦营养麦片,赖氨酸营养方便面,高档色拉没生产技术,耐热人造奶油生产技术,高档化油生产新技术,浓香花生油生产技术,大豆分离pr生产新工艺,花生蛋白营养饮料生产技术,香脆花生生产技术,果品蔬菜加工工艺,食品厂工厂设计、设备选型和工艺设计,大蒜蒜素、多糖等功能成分的提取及应用研究,小型淀粉机械的选型配套,食品机械及冷库设计安装调试,果品、蔬菜、花卉贮藏运输保鲜技术及其新产品开发,全蛋白肉肠制品加工技术,、牛肉制品中最优组合添加剂配方,第列低温火腿制品加工技术,肝肠、钙肠等营养保健系列肉食品加工技术,整禽制品加工技术,冷却肉生产体系技术,高档牛肉快速嫩化、保鲜技术,发酵制品加工技术,系列酸奶生产技术,花色奶生产技术,品加工厂设计施工技术,雪糕冰淇淋生产技术,无铅营养松花蛋生产技术,松花蛋加工厂设计新技术,承担各种类型的肉、加工技术培训班。
食品科学系
师资
现有教师8名(出国留学人员1名,职称、学历未计算入内),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高级职称比例为62%。博士4名,硕士2名。
教学及科研方向
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保健、食品安全与标准化、食品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生理生化、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商品化处理、食品企业经营管理
社会服务:
1.超微细低温营养钙肠机理及加工技术
2.双蛋白肉肠加工技术
3.非油炸果品蔬菜脆片加工技术与设备开发
4.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天然生理活性成分(油脂、色素、磷脂、黄酮等)的技术
5.核果类(桃、李、樱桃、杏)的保鲜技术
6.食品农残、药残、重金属的检测与分析技术
7.开办食品农残、药残、重金属的检测与分析培训班
8.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题的规划与可行性报告
9.开办食品质量与安全(含国内外食品质量标准)培训班
10.营养食谱设计及营养食品开发
食品生物技术系
科研
近几年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科技部九五重点攻关课题龙口市高科技开发项目、国家科技部果品加工及产业化技术研究,山东省科技厅用玫瑰茄细胞生产花色苷的研究、山东省科技厅产香嗜杀苹果酒酵母的选育、山东省科技厅苹果加工与产业化开发、山东省教育厅生物法生产酸麦芽、泰安市科技局果酒研究等7项研究课题;横向研究课题5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获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先后在《Foodmicbiology》、《食品与发酵工业》、《工业微生物》、《食品科学》、《酿酒》、《中外葡萄与葡萄酒》、《粮油食品科技》、《郑州粮院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等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编专业著作两部。
教学及科研方向
食品微生物;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食品微生物选种育种;发酵食品风味物质研究;发酵食品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与工艺设计。
社会服务:
可进行下列对外技术服务与合作研究:各种果酒的酿造工艺、工艺设计、设备配套与选型;鲜榨浑浊苹果汁的研究与开发;各种啤酒、果汁啤酒、风味啤酒的研究与开发;工业微生物的选种育种;水果蒸馏酒的研究与开发等。

韵味八足

贺州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在西校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

研究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的加工贮藏与食品安全卫生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

随着世界人口膨胀带来的粮食危机不断加剧,以及食品领域大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关注加深。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食品行业内的工程设计领域,营养健康领域,安全检测领域,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与作用。

贺州学院(HezhouUniversity)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是经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贺州学院的前身是2022年创建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2022年5月,更名为贺县师范学校。2022年7月,更名为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2022年3月,更名为梧州地区教育学院。2022年,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2022年2月,经批准由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贺州学院。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00多亩,校舍面积约3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9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办有《贺州学院学报》学术期刊。

有在职教职工934人,专任教师672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3746人,其中本科生11696人、专科生1918人,留学生28人;与大连工业大合培养研究生16人。设有16个院系,2个教育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14个专科专业。

a小镇子a

邱树毅,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贵州省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从事酿酒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食品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兼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理事,贵州省化工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酿酒协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食品协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农业工程协会有机食品分会专家组副组长,生物资源与发酵技术应用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酿造》、《酿酒科技》、《食品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技术》、《山地农业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顾问或审稿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项目子课题、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贵州省科技重大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通过贵州省科技厅省级科技成果验收、鉴定10余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工学学科)1等奖1项,贵州省优秀教师称号,贵州省教学名师。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0余篇。申请专利21项,获专利授权8项。
近期主讲研究生“生物炼制与生化工程”、“现代酿造工程”等课程,编写“十一五”普通高校规划教材《生物工艺学》。
谭书明,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食品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当代农业高级专家、贵州省农产品贮藏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蔬菜采后处理与加工实验室主任、贵州省食品、酿造科学与工程特色重点学科带头人、贵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术学科带头人、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从事果蔬贮藏与加工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贵州省保健协会副会长、贵州省刺梨学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会员、贵州省微生物协会会员;《贵州农业科学》、《山地农业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
先后主持国家农业成果项目、贵州省科技重大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阳市重大专项等课题。研究项目通过贵州省科技厅省级科技成果验收、鉴定10余项,其中3项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余篇。
近期主讲研究生“食品物流学、“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等课程。吴天祥,男,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贵州大学食品科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从事酿酒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再生资源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兼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儿童食品专业学会理事,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酿酒品酒师、高级酿酒师,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检验中心技术专家,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白酒评委,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酿酒协会和食品协会白酒专家组成员,贵州省白酒项目决策咨询专家,贵州省委专家智库专家。任《生物加工过程》、《云南农业大学学报》、《酿酒科技》、《中国酿造》等刊物的编委、审稿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重大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产学研合作研究项目等课题10余项。曾获得第四届省级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白酒行业科技与发展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收录6篇,出版专著1部。
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食品现代高新技术”、“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等课程。
秦礼康,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从事大宗粮油、薯类和杂粮杂豆深加工及副产物增值利用、传统特色发酵食品工业化、食品安全控制等科研工作。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国家食药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中食协食品安全师授证讲师、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省委服务决策专家智库人员以及《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等杂志审稿专家。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和省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5项,横向合作项目15项,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二届省级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
承担研究生和本科“微生物代谢调控”、“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安全导论”、“淀粉化学与工艺学”、“食品发酵与酿造学”、“粮油加工工艺学”等课程教学工作。作为高校教材《食品安全导论》副主编。
朱秋劲,男,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贵州省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从事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和新型食品活性包装材料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学术兼职有国家牛肉加工技术研发(永红)分中心主任、贵州省委办公厅服务决策专家智库成员、贵州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等。任《肉类研究》、《业科学与技术》期刊编委、《食品科学》、《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Journal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农业成果项目1项,省农业攻关2项;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黔东南州科技进步合作奖1项、省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校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2部,参与制定地标1项和企标近10项,有授权专利4件,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SCI/EI论文5篇。
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食品现代高新技术”、“农业推广学”、“食品卫生学”、“产品加工学”等课程。
王明力,女,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学术骨干。从事食品与科学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食品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贵州省食品协会,贵州省农业工程协会有机食品分会专家组成员,《中国酿造》、《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审稿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专项项目、贵阳市重点支撑项目等课题。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二),获贵州大学优秀科学奖,获贵州大学五一标兵。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篇。申请专利十余项,获专利授权4项。
主讲研究生“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贮藏与保鲜”等课程,编写“十一五”普通高校规划教材《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
卢红梅,女,博士,教授。2022年于贵州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2022年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食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22年于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2022年12月到2022年7月在马萨诸塞州大学食品系作访问学者。现任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酿酒与生物工程系副主任。从事酿酒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食品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食品协会成员等。
先后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阳市科技重大项目、贵阳市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获贵州省“贵州省青年科技奖”提名奖。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8项,获专利授权4项。
近期主讲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双语课程“生物物资分离工程”、“生物技术概论”、“生物工程概论”,研究生课程“发酵动力学”课程。
王修俊,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直以来,主要从事食品贮藏与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发酵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贵州省安全生产协会专家组成员。
先后主持省级工业攻关项目、农业攻关项目、社会发展攻关项目、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及企业横向课题和参加国家级项目的研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4项。曾获贵州省首届青年科技创业奖、贵州大学优秀教学奖等。
主要讲授“现代食品科学”、“食品保藏学”、“食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酿造工艺学”、“食品生物技术”等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课程,参加编写“十二五”普通高校规划教材“食品营养学”、“食品保藏原理”教材两部。
丁筑红,女,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骨干。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酸菌分会理事,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贵阳市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成都益生菌泡菜产业化工程技术中心首席专家,贵州大学生物基础综合实验室副主任。从事园产品、农产品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相关研究,主要涉及技术工艺、质量安全控制、综合开发利用、精深加工等。
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省级区域合作项目、市星火计划项目、市科技重大专项专题、地区基金项目等。负责参与其他横向和纵向课题。
公开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70余篇,申报受理或授权专利10项。主要承担“农产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发酵与酿造”、“功能性食品”、“食品风味学”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
徐俐,女,教授、农学学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果蔬贮藏运销学、农产品加工、园艺产品加工、食品贮藏保鲜工程、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学术兼职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贵州省食品协会专家组成员;《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湖北农业科学》、《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的审稿专家。
先后主持及参加国家科技人员服务项目、贵州省(贵阳市)科技重大项目子项目、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20余项。研究项目通过贵州省科技厅省级科技成果验收8项。获兴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2年被评为贵州大学学术骨干,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书有《辣椒开发与利用》、《农副产品加工》等。
近期主讲本课生“果蔬贮藏运销学”、“粮油加工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食品添加剂”;主讲研究生“食品贮藏保鲜工程”、“食品贮藏与物流学”等课程。
何腊平,男,副教授、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博士、硕士生导师、高级食品安全师、贵州大学学术骨干。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专项基金一项、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贵州大学引进人才基金一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主要有19篇,其中SCI收录5篇,申请专利2项。
主讲本科课程:“食品营养与分析”、“生物统计”、主讲研究生课程:“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高级食品微生物学”。

相关问答

食品专业教师报考在职研究生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食品科学工程学院简介旅游烹饪(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扬州大学下属的一所特色学院,建立于2022年8月,由原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与原商业学院烹饪系组成。2022年8月,学校又决定将农学院食品科学系整建制划归旅游烹饪学院,并建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旅游烹饪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进行统一……

ansenhachi

食品专业考在职研究生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健康产业早已被国际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56563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因此,健康为主,生命至尊的21世纪,作为其一的食物营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

一佛爷一

在职怎么报考食品专业研究生

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检验微生物食品应用食品科学与工程各个学校可能围绕相同的知识结构,用不同的专业名称~这里有一篇关于食品专业的分析,供您参考~关于“吃”的专业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什么和怎么吃对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怎样才能吃得健康、安全、科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类的专……

虾球麻麻

食品专业在职研究生

博士点:食品科学(博士生导师:励建荣、沈莲清、邓少平、戴志远、杜琪珍、蒋跃明、张虹教授)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生物化工。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应用化学。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科技创……

xianla198501

在职研究生专业食品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易考研,就业前景良好。就业前景:随着世界人口膨胀带来的粮食危机不断加剧,以及食品领域大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关注加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食品行业内的工程设计领域,营养健康领域,安全检测领域,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与作用。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各类食品生……

Megumi2046